【资料图】
2月7日,渭南正式进入“两会”时间,今年的代表们都关注了哪些问题?针对他们所关注的问题,又带来了哪些建议?跟着华商报记者一起看看代表们关注的一些事关民生的建议吧!
市人大代表黄秀娟:大力推进渭南市银发友好型城市的建设
目前,渭南市60 岁以上人口是 117.3 万,占比达到 23.6%。银发渭南已经到来,原本的养老模式和养老服务方式已不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及精神需求。如何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积极缓解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压力,助力渭南美好生活示范区建设,创建新的养老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打造新的幸福高地,是时代给养老人出的新考卷。
为了银发经济的稳步发展,黄秀娟建议,渭南市人民政府应给临渭区银发友好型城市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在资金上给予大力的支持,让银发美好生活示范区、大健康智慧养老产业园区,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一张名片。让健康养老、智慧养老做得更有温度,落地更有力度。
其次,建议政府在采购相关银发养老服务项目上,给予倾斜支持;同时,继续支持社区和居家的养老服务工作。在硬件设施方面,增加养老床位,扩大老年人的活动空间,增加社区日间的养老床位补贴和公益性岗位。真正满足老年人养老不离家,留守不孤独。让每一位老人,每一位生活在渭南的人,都能在渭南找到价值感,归属感和幸福感,真正让渭南成为一座有品质的幸福城市。
华商报记者 卫晓宁 编辑 李悦 马转转



